特稿|家用机器人何时来“敲门”
时间:2025-01-27 13:23:45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特稿|家用机器人何时来“敲门”

新华社记者彭茜 张漫子

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科技推出家用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可冲咖啡、叠衣服、递送物品,俨然一位“机器人管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推出家务机器人原型Mobile ALOHA,能完成做滑蛋虾仁、拉拉链、帮助人剃须等“高阶任务”;中国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正在逐步推进机器人“进家”计划……

已在工厂、商超、餐厅等场景逐步落地的机器人,目前还没有“敲开”普通人的家门,但最近一年来该领域的新进展,让人们再次燃起对机器人“进家”的希望。

高需求 难上岗

面对家政、育儿、养老等庞大的需求缺口,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期待越来越高。然而,此前家用机器人主要停留于厂商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与宣传片中,在各大展会的亮相也只是“惊鸿一瞥”。

家用机器人为何迟迟没能“进家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家用机器人落地面临的挑战,那便是“家庭场景复杂多变,人类需求千差万别”,这对于机器人泛化能力要求极高。

“相比工业场景,家庭场景中的机器人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性,既要能够处理不同的任务,还要确保价格落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丰瑜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工业机器人已被广泛用于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等领域,服务机器人也逐渐在一些商超、餐厅用于导购和点菜等。由于技术难度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家用机器人虽然落地相对滞后,但是发展空间巨大。

在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看来,智能制造是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商用服务场景是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路线图 多样化

推动家用机器人落地,什么才是“最优路线”?不同企业实现路径各异,但大家的普遍共识是未来3到5年,家用机器人一定会在部分家庭场景中落地。

对于家用机器人来说,家务劳动就像“升级打怪”。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预计,未来5年,家用机器人“进家”很可能从最简单的单一场景任务开始,最容易实现的就是“抓取和放置”。比如,可能出现一个扫地机“升级版”,除扫地外还能完成收拾桌面、扔垃圾等简单任务,随后再过渡到更复杂的叠衣服、整理床铺等高精度操作。

杨丰瑜也认为,家用机器人会在3到5年内逐步进入更多家庭,在清扫、洗衣等特定任务场景中展现价值,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在外观设计方面,未来家用机器人也不一定会采用人形机器人形态,即拥有运动控制能力要求较高的双足双手。

“家用机器人不需要完全模仿人类的形态,而是更注重功能与家居环境的融合。”杨丰瑜说,出于便捷性及成本考虑,其公司研发的机器人Wanda就采用轮式底盘设计。

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Weave Robotics发布的家用机器人Isaac也采用轮式底盘和双臂夹爪设计,其夹爪能捡拾玩具、为宠物更换食盆、给人端红酒。这两家企业是少数选择直面家庭客户的机器人公司,前者计划到2025年秋季交付首批30台Isaac,后者也正向目标家庭用户分批交付产品。

“如果机器人能解决在泛化要求高的消费者端的问题,再进入泛化要求低的商业端实现更多任务也比较轻松。”杨丰瑜说。

出于安全性考虑,也有厂商选择让机器人在进入家庭前先在养老院等“中间场所”试水。中国乐聚机器人公司与养老机构探讨合作,该公司研发的“夸父”机器人正在接受送水、送饭、送药等任务训练。

观未来 存挑战

业内专家预计,未来5到10年内,随着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系统以及末端泛化操作水平的进步,家用机器人有望普及。这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依赖于消费者接受度的提升和市场的逐渐成熟。

要为机器人“进家”铺好路,还需要诸多前瞻性思考与准备。首先就是安全性问题,在家里机器人与人类朝夕近距离接触,必须在技术层面保证与人的利益“对齐”。

“我们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机器人在各种情况下都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包括物理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说,在为机器人设定任务目标时就应确保这些目标与人类的期望和利益相一致。

未来,当机器人成为家庭一员,人机关系也会发生深刻变化,甚至可能重构我们对社会互动的理解。针对相关领域的前瞻研究应尽早展开。

杨丰瑜说,以儿童教育为例,如果机器人设计得当、使用合理,可以成为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的工具。但如果父母在儿童教育和陪伴过程中过度依赖机器人,长期与机器人互动的孩子在情感共鸣、同理心等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标签:

最新
  • 特稿|家用机器人何时来“敲门”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特稿|家用机器人何时来敲门新华社记者彭茜 

  • “喂”给人工智能的真实数据终将耗尽 合成数据能否让AI模型精确可靠?

    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在AI训练中

  • 吃饭快是好习惯吗?

    吃饭过快可能带来健康问题,细嚼慢咽才是科学的进食方式。一方面,

  • 拒绝哗众取宠、低俗庸俗 微短剧片名审核再加强

    【东盟专线】重庆构建东南亚法律服务网络 促进与东盟经贸合作中新

  • 2027年夏季北极可能出现“无冰日”

    据3日《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到

  • 上海11月二手房成交已突破两万套,中介:税费调整后大标的成交可观

    随着沪七条新政的持续发力,以及新一轮增量政策的推出,上海楼市持

  • 进博故事|人头马君度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艾睿可·瓦拉(Eric Vallat):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不会改变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收官。进博会已经成

  • 第十一届中华礼乐大会在福建泉州开幕

    第十一届中华礼乐大会配套活动之一的第四届汉风少年全国总决赛现场(

  • 全国首个水土保持土石余方资源信息共享数智平台上线

    来源标题:全国首个水土保持土石余方资源信息共享数智平台上线6日,

  • 在滇金丝猴乐园邂逅“雪山精灵”

    滇金丝猴在树上嬉戏(11月5日摄)。新华网发(孙文来 摄)  

  • 河南省出台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激励暂行办法设置入境旅游团组人次激励奖

    为进一步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复苏和发展,推动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

  • 国家能源局:截至9月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1.6亿千瓦

    中新网10月31日电 国家能源局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

  • “康妮”加强为超强台风 浙江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已于10月30日早晨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

  • 中国A股周一放量上涨 主要股指悉数涨逾2%

    中国A股14日(周一)放量上涨,主要股指悉数涨逾2%,市场逾5000家个股

  • 加力落实增量政策 多措并举“拼经济” 世界简讯

    央视网消息:10月10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有关财政政策、房地产、

  • 上证封闭基金交易规则有哪些?封闭基金怎么强制赎回?

    上证封闭基金交易规则有哪些?上证封闭式基金交易规则有以下几点:1

  • 旅游
    • 最新电力版图:谁是缺口大省,谁是最强“外援”?

    • 千亿参数的大模型,需要多少算力?

    • 慕名而来意思是什么慕名而来(慕名而来的意思)

    • 国家级非遗三棒鼓:武陵山区的“即兴说唱”